这里是某ashflow。lofter基本是当作日记本在用,没啥有价值信息。

迪拜第一周,一些杂七杂八的笔记Ver2——把自己看作一家公司?

ProfitMaximisation策略,细节就不说了,但理论上的最优点是MR=MC(边际效益=边际成本)。

这对于解释我个人的工作好像也是可以契合的:比如,上一份工作我为什么辞职?

假设用我付出的劳动力作为成本,工资是我劳动力的定价。那当我付出一小时的劳动力,得到的效益刚刚好只有一个小时的工资(其他的学习、成长,啥都没有)的时候,这就是整体profit最高的时候了,再继续做下去我反而就逐渐亏了。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啊。

不过如果按照定价理论来分析,自己的工资应该要求为多少呢?

价格歧视——对于不同的公司要价不同,这点是好的策略。

Price Skimming——刚开始的时候对于inelastic demand的雇主要价更高,然后逐步降低价格使elastic demand的雇主也接受。

还没完全想清楚,先这样吧。

不过,工作的成本时间投入,除此之外其实还有个东西叫做机会成本……

我的主观感受,是觉得工资仅仅是衡量时间的成本,至于机会成本,是必须要有其他revenue弥补的(e.g.我不能去运动而只能在这里上班,那就给我提供一些成长的、学习的可能性,来弥补运动对我的健康的好处)。

如果其他的revenue下降得很低,甚至都没了,仅仅剩工资,那么此时我的会计利润就很低甚至为0了!然后减去机会成本,经济利润其实是负数……

所以结论又是我要果断换工作了……


Fixed cost投入大的公司,相对于variable cost投入大的公司,可以有更长的阶段来享受economies of scale;因为average cost的拐点会更晚到来!

个人也是一样。

教育就像是自己的fixed cost(fixed cost当然一大特征就是影响是长期的,另外就是在短期内fixed cost不会随着生产增加而一起增加;此处就是,教育影响是长期的,同时在一定期限内,每多工作一小时不会需要同时花钱投入教育,以及教育程度不会随工作而减少),前期教育的投入越多,就有机会走得更远;前期投入不够,后面又会要再次花钱投入教育。

对于个人来说再次花钱投入教育,不是坏事啊?肯定不是,不过这事肯定占用自己额外的时间和精力。

(嗯似乎有点理解老爸为啥说“工作前几年你都不用存钱,都花完”的意思了,不是要花钱大手大脚,而是要给自己投资啊~加大fixed cost的投入,为长期做好打算。)

除了教育之外,好像对颜值、健康(运动)、人际关系之类的投入也能算是fixed cost……???

但是这些投入并不完全和普通的fixed cost相似。比如探讨职场人际关系,我的个人理念好像一直是“好的教育投入,可以催生好的职场人际关系"。也就是说此时人际关系也可以算成revenue的一部分了。

而婚姻、朋友关系倒又真的是值得前期投入时间的了。

(爸妈逼婚都迅速有了理由……)

Ryan Air的营利方式;具体见上篇了。但给人的提示就是,自己赚钱可以有很多方式,换一个思路和角度可能更合适。

如果是给公司打工的话这一点怎么用起来我暂时还没想到……但在跟用户/其他部门协商的时候可能会挺好用。





评论

© Illusory Intimacy | Powered by LOFTER